广东资讯网 广东资讯网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RSS地图
首页 | 国际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潮州新闻 | 东莞新闻 | 其他市区 | 中山新闻 | 国内新闻 | 广州新闻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密营深处念忠魂

时间:2023-09-19 00:33阅读: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跟随考古人员,来到吉林省磐石市市区西侧密林深处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探寻东北抗联战士们留下的痕迹。

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工地的入口。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红石砬,青石砬,咱们的抗联走天下。不怕山高路途远,不怕风吹和雨打。”在磐石地区,素来有这样的顺口溜流传下来。这里是杨靖宇等抗日民族英雄战斗过的地方。

  东北的初秋天气已然转凉,青山巍峨,树木葱茏。循林间小路而深入,一处处遗址已被清理出形状。地窨子、方形房址、平台、台地……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通过这些岗哨、居址、营训、战斗遗存,当年抗联将士训练作战和生产生活的环境清晰地呈现出来。

考古队员和村民正在进行遗址清理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组织和领导各族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初,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杨靖宇率领队伍在磐石红石砬子地区创办后方医院、修械所及印刷所等后勤机构,后来逐步发展形成抗日游击区。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一处遗址内出土的碗残片。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很难想象抗联将士当年要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同日本侵略者抗争。”考古队员姜戎说。一些附近的村民也参与到了遗址的清理工作当中。“我们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当年山上抗联战士的故事。”红石村村民梁秀英说,“能来到这个遗址,感觉非常有意义,我们要记住革命先烈们吃过的苦。”

  经过系统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确认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包含八家沟、金家沟等15个区域,分布范围达32平方公里,与东北抗联相关遗迹共3000多处,是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

一处地窨子遗址的灶台位置。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事实上,在系统考古发掘进行前,人们只了解这片遗址的一角,直到现在,才厘清了这片重要抗联遗址的全貌。“这是由于当年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抗联将士几乎全部牺牲了,只有附近村里留下了这里曾有抗联战斗的传说,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领队孟庆旭说。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90多年后,青山依旧,只是英烈们音容不在,只留下树木掩映间的遗址。为了在考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为人们还原90多年前的场景,在考古工作开展之初,孟庆旭和队员们就对遗址的展示做了系统的规划。如今,在这里,游客戴上辅助设备,可以看到各类遗迹实物与三维建模结合后复原的场景,一如置身在当年抗联将士们战斗、生活的环境当中。

  “我们想做的就是通过考古和技术手段,把当年东北抗联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生活生产的形态展现出来,让后人知道他们在这是怎样生活、战斗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队员李宁宁说。

考古队员李宁宁在观察刚刚发掘出土的铜制哨子。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团体来到遗址参观。“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孟庆旭说。

上一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下一篇:东博会河池投资合作推介会暨专场签约仪式举行 签约合作项目158个
本栏随机推荐新闻
·桂林医学院到南溪山医
·田间地头直播 孝义大
·贵港港北区发展壮大现
·自选床位、夫妻宿舍
·首批参加第20届东博会
·“剑网2023”专项行动
·第二届爱莲国际青少年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
·安徽(阜阳)铁路国际
·周琦加入广东宏远篮球
·保人饮、补秋粮、挽损
·微党课带来的“大”收
·科技赋能城管规范执法
·南宁马山县总工会多措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平
相关新闻
·何以中国:不灭的遗址
·【何以中国·了不起的
·【何以中国】这座博物
·重磅!黄河流域发现长
·河南考古又有新发现:

友情链接
广州新闻 | 深圳新闻 | 珠海新闻 | 汕头新闻 | 东莞新闻 | 中山新闻
粤ICP备12053410号-1 Copyright © 2014-2018 广东资讯网 版权所有.